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三国:开局就死了诸葛亮 > 第38章 开疆拓土

第38章 开疆拓土

自从关索前往南中平乱之后,刘闪详细地了解到南中的很多事情,也知道大汉对南中的治理并非“不管不顾,不叛乱就行”,而是一种掠夺式的残暴统治!

其实,南中的各个郡县,并非不毛之地,而是大汉的“提款机”和后方根据地:

南中地处偏远,物产却极为丰饶,盛产稻米、小麦等粮食资源和金、银、铜、铁、锡、丹砂等矿藏资源,并且富产良马、耕牛,当地的百姓也骁勇善战,大汉的精锐步卒“无当飞军”就出自南中。

一直以来,朝廷向南中征收的赋税极高,特别是诸葛丞相六出祁山期间,由于连年的征战,消耗了大量的人财物力。这些消耗,几乎全部依赖于南中地区的供给和补充!因此,大汉才得以“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或许很少人知道,自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南中地区依旧叛乱不止,特别是越巂郡!

长久以来,朝廷委派的太守和其他官员,他们都不敢去当地任职,只敢在八百多里外的边境,或是安定县一带虚应故事而已,去年(公元233年)时,马忠将军仍在那里平乱。

“朕以为,正是我对南中地区的掠夺式统治,这才造成南中的百姓不堪重负,这才产生无法调和的尖锐矛盾。”刘闪叹道:“若是继续如此,就算诸葛丞相在世,我大汉仍旧无法治理好南中,还是会常发叛乱!”

刘闪的这些话,说得非常直接。

但是,刘闪并没有对诸葛亮不敬的意思,几位南中归来的老臣无不点头称是。

刘闪暗自庆幸,幸好是把几位单独请到宣室殿,否则,这些话让朝中那些迂腐的大臣们听到,又得浪费口舌去争辩。

“如今,除南中之外的许多郡县,正在施行鼓励农耕、轻徭薄赋的政策,几位爱卿可参详参详!”刘闪说罢,将几张新的律法交给几名官员。

“陛下,恕臣直言:若是南中地区也施行相同的政策,臣可以保证,南人将永不再反!”

“陛下,南人参征善战,性格彪悍,若南中与大汉其他地方一样,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南人必会诚心归顺。”

“几位爱卿,这正是南中地区将要施行的政策。”刘闪肯定地说道:“不仅如此,朕还需要南中地区的百姓,对大汉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要让他们认识到,南中跟其他的郡县完全一样,都是大汉的一部分,没有歧视!”

“认同感?归属感?这是何物?”几名官员面面相觑,一脸的懵逼。

“呃……这个……”刘闪无法用简单的话语去解释,于是说道:“几位爱卿,你们回到南中后,可将蜀中百姓的穿衣着装、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节日传统、婚嫁丧葬等风俗,全部照搬到南中,鼓励当地百姓向汉人学习。”

刘闪说罢,又取来一些典籍,然后说道:“这是朕整理的一些夏、商以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神话传说和有趣的典故,你们可以用“说书”、“讲故事”或其他娱乐方式,将这些带到南中,尽量让那里的百姓全都知晓,要让他们意识到,这些都是大汉的历史,也是南人的历史!”

几个官员意识不到做这样做的目的,刘闪没法用“文化入侵”这样的言辞去表达,只是嘱咐官员们照做就行,几人不停地点头。

“呃……还有……”刘闪又拿出一大叠粗糙的黄纸,然后说道:“这是朕整理的先汉时期,以及在这之前的历史人物故事,包括王翦、白起、卫青、霍去病、张良、陈平等等。朕希望你们,能将这些人物的英雄事迹在南中广泛传诵,以激发南中百姓对英雄人物的向往。”

几名官员一脸的茫然,接过后暂未表态,刘闪只是叮嘱他们照做就行。

其实,在刘闪看来,这些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爱国”教育,因为南中地区的百姓对大汉朝廷尚有排斥心理,刘闪希望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进一步加强南中百姓对大汉的认同,能让他们更加涌跃地加入“无当飞军”。

想到这里,刘闪又说道:“几位爱卿,你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一定要在南中地区树立“参军光荣”的概念,要对加入“无当飞军”的家庭给予特殊的关照,比如送医送药,适当照顾其家中老幼,帮其修缮房屋,适当减轻赋税等等。”

刘闪又叮嘱了许多事情,几名官员不停地点头,眼看就要到傍晚,刘闪命人将膳食送到宣室殿,与众臣一同吃过晚膳后,刘闪仍没有要停下的意思。

几名婢女掌灯之后,刘闪又拿出一张自己绘制的地图。

“几位爱卿,这张地图,你们一定要仔细抄录!”

“陛下,这张地图……好像很面熟,又与我现在所用的大不相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