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南门。
刘闪携二百骑来到城下,门口列阵的年轻小将赶紧行礼相迎。
“陛下,末将救驾来迟!陛下请先入城,追兵我自挡之!”
“将军辛苦!对了,魏将军在哪?”
“回陛下,家父正赶往五成县捉拿刘莲!”
“甚好!想必你就是魏昌吧?果然虎父无犬子!”刘闪夸赞一番后问道:“魏将军……他……真是受吴太后之命返回?吴太后如何能调动魏将军?”
“陛下,叛军已兵临城下,请陛下回城中暂避!待击退叛军后,末将定当详细禀明!还请陛下恕罪!”
“好!有劳将军!朕就站在这城头,坐看将军杀敌建功!哈哈哈!”
刘闪爬上城头时,盾牌手、长枪兵已经前出摆好阵势,后方的几百名弓箭手也拉满了弦。
那队黑衣骑兵靠近南门后,似乎发现情况不妙,未及细问就仓惶退去,魏容引着五百骑兵尾随掩杀,这队黑衣骑兵瞬间就被击溃,叛将泠齐也被魏昌擒回。
少时,广都方向又杀回一队步卒,领兵者正是魏延。
“陛下,末将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此次平叛,魏将军功不可没,何罪之有?”
刘闪让魏延起身,又问起自己疑惑的那个问题:“魏将军,你真是收到吴太后的秘信返回?”
“陛下,确实如此!末将不敢欺瞒!”魏延正色说道:“吴太后在信中,详细罗列出各路叛军的驻址、兵马数量以及幕后的统领,末将不敢延误,所以星夜赶回。”
“魏将军,你……就不担心吴太后信中有诈?”
“陛下,吴太后获悉叛军之事后,她担心刘永、刘理谋反之事让陛下介怀,担心陛下不相信她,这才以秘信命末将赶回!”
“吴太后并无兵权在手,仅凭一封书信,你如何能相信她?”
“陛下,吴太后确无兵权,但她手上有半个兵符!”
“兵符?什么兵符?”刘闪疑惑地问道。
“陛下,当年先皇驾崩时,曾交给末将半个兵符,可以随时调动一万兵马,末将正是凭这个兵符,才顺利通过剑门关和阳平关;先皇多次嘱咐末将,务必听命于另一半兵符的持有者!”
“魏将军连日赶路,多有辛劳,可回城中暂且歇息,朕必有厚赏!”
“此乃末将份内之责,不敢奢求封赏!”
“在我大汉,灭国、救主、斩将、夺旗、先登,此五皆为大功,朕必有重赏!”
“陛下,请恕末将直言:此次大功应属吴太后,末将必不敢受!”
魏延如此说,刘闪心头万分复杂。
刘永、刘理毕竟是先皇的亲生儿子。当初,吴太后可以默许这两个儿子篡位,却容不下外臣刘莲的谋反。
正如魏延所说,如果吴太后将刘莲谋反之事直接相告,刘闪很可能不会相信。在这种情况下,她只好动用先皇留下的半个兵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