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并未听那个磕巴的话,领着先头部队淌过武功水之后,继续前行十几里,待后军全部渡过武功水,眼看蜀军没有追来,这才下令大军停止前行,又累又饿的兵卒赶紧埋锅造饭。
“司马老贼!拿命来!”
“司马老贼休走!”
武功水的东岸,一支蜀军骑兵黑压压地杀来,司马懿大惊,在众将的帮助下爬上一匹快马,沿着渭水南岸仓惶往东而去。
几名将领骑着战马紧跟在后,仅剩的一千多骑兵也不含糊,竟然争先恐后地往东逃去,自然比步卒逃得还快。
那些普通步卒就没那么幸运了,在蜀军骑兵的冲击下,建制很快就被打乱,再加上主将已经率先,这些兵卒根本就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全是一盘散沙。
就在这支骑兵正要展开大屠杀时,一支魏国骑兵沿渭水杀来。蜀军骑兵只得放弃追杀魏军步卒,迅速重整阵列。
赵广领着一千枪骑在正面迎击,赵统则领一千弓骑从右方迂回,攻击魏军的侧翼。
这支魏国骑兵正是郭淮的部队,朱灵和夏侯霸败于蜀军后,司马懿派出信使令他立刻来援。郭淮没有等到在五丈原围歼蜀军的那一刻,却在这里遇上了败退的司马懿。
渭水以北是广阔的平原,渭水以南却是秦岭山脉的延续,为了掩护十万步卒撤退,郭淮利用骑兵不能大规模展开的地形优势,将自己的五千骑兵分成五队,采用自杀式冲锋的打法,逐节抵挡蜀军的骑兵。
郭淮的这种战法确实有效,他麾下的骑手作战特别勇猛,为魏军步卒的撤退,争取了宝贵的半日时间。
待到傍晚时,郭淮领着残存的几百骑兵退走;纵然蜀军骑兵有着装备的优势,赵广和赵统还是死伤了两千多骑。
二将担心遭遇埋伏,于是不再追赶,救治伤者的同时,令骑手到处收集四散的战马。
经此一战,魏军在千阳城外被斩杀两万步卒,司马懿带来的两万虎豹骑仅剩两千骑,自五丈原溃败后被击杀步卒三千多人,再加上负伤减员,其总的兵马已不足14万。
蜀军这边也胜得不容易,步兵倒没什么损失,骑兵的损耗却非常大:蜀军好不容易训练的一万骑兵,经过两次骑兵与骑兵的直接对抗,现在能作战的骑手只有五千左右。不过,蜀军总的战马数量却增加至两万匹。
直到这一阶段的战斗结束之后,位于成都的刘闪才得知,姜维和众将领出大散关之前,曾在诸葛亮的墓冢前许下承诺:一定要在五丈原好好地打一仗,以慰丞相的在天之灵。
此次,姜维兵进长安,先识破司马懿的围歼之计,再兵退五丈原被困,这全是姜维导演的一出戏。
在这场戏中,所有的蜀军和魏军都是演员,这场戏的观众只有一个人:他,就是诸葛亮。
这场戏结束后,司马懿仍在长安留驻一万兵马,其余十三万分别驻于礼泉和槐里。这二城在长安以西,与长安呈“品”字形分布,既可相互应援,也是长安最后的屏障。
“诸位将军,经此一战,司马懿定不敢出。我之战略目的即将实现!”姜维正色说道,脸上带着一丝胜利的喜悦。
“大将军,司马懿虽然败了几阵,但他主力尚存,应该不会固守城中吧?”张嶷略有怀疑。
“未必!”姜维自信地说道:“去年,司马懿与我诸葛丞相对阵,两倍于我军,仍然吓得龟缩不出;今,我兵马虽然低于魏军,但比去年多了两倍,只要再作些许部署,司马懿定不敢出。”
“如此一来,我就可放心地抢收魏国的军麦,哈哈哈!”众将无不欣喜。
姜维点点头,令道:“廖化、张嶷,你二将各领三千兵马,前去礼泉和槐里城下挑衅,若魏军杀出,不可与之硬战,可退往乾县和小槐里。”
“诺!”
二将领命而去后,姜维又令道:“傅佥、张绍,你二将各领五千兵马,分别驻于乾县和小槐里,若廖化、张嶷二将退来,可杀出城接应,但不得主动出战。”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