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午间,魏延、马岱陆续抵达位于子口的魏军大营,只见十几座大营挨得非常紧密,将子口与外界的通道完全阻断,如果没有重型的攻坚器材,短时间内很难将其攻破。
魏延列队完毕后,亲领两千人马去寨前挑战。
寨内的魏兵皆知魏延勇猛无比,并且从来不招纳降卒,所以无人敢出寨应战;魏军的弓弩手全都躲在寨栏后方,时刻提防蜀军强行攻寨。
魏延和马岱在寨外挑衅多时,直到傍晚才骂骂咧咧地离开,在魏军大寨以北五里处扎寨。
半夜时分,到了约定的时间,魏延和马岱如法炮制,炸开几座营寨的木栏后,领着大军蜂涌而入,魏军象征性地抵抗一阵就匆忙退走。
此时,魏军大寨的南面有张绍、傅佥和廖化等将,北面有魏延和马岱,两路大军南北夹击,魏军死伤五千多人才冲破包围,仓惶往临晋方向撤走。
这两日,在魏延的“宝贝”的帮助下,潼关、武关和子口之围相继解除,蜀军士卒正在庆贺时,姜维却觉得不对劲!
“大将军,咱刚打了胜仗,你为何愁眉苦脸?”傅佥问道。
“傅将军,魏军在长安至潼关、武关一线,一共有多少兵马?”
“六万!”傅佥几乎是脱口而出。
“如何部署?”
“子口大寨两万;商南、华阴一线两万;陈仓两万,其中一万正在袭扰吴班将军!”
“不错,你仔细计算一下,现在能否凑足六万?”
“前日,商南、华阴的魏军退往临晋;刚才一战,斩敌五千,败走五千……”傅佥还未计算完,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大将军,魏军好像少了两万!”
姜维点点头,疑惑地说道:“据吴班派来的信使所言,袭扰他的文钦、田豫已经返回陈仓;刚才魏军寨中,只有曹义和乐琳二将在领兵驻守;我军主力多在东线,几个魏军将领却在西边的陈仓一线,这又作何解?”
“大将军,我一直被邓艾困在子口,这两万魏兵是何时“消失”的,我并不知道,可能已经“消失”好几天!”张绍犹豫着说道。
姜维倒吸一口凉气,大声喝道:“传令:所有探马全部出营!就算找遍雍州的每个角落,也要找出这这支魏兵身在何处!”
巴东郡,永安城。
经过几日的高强度行军,刘闪和张翼的五千兵卒终于抵达永安。
姜维北上伐魏之前,他在秭归屯了大量的粮饷,其数量之多,足够三万大军坚守一年。
因此,刘和张翼这次来永安,并未押来粮草,而是携带了大量的弓弩箭矢和攻城器材,也带来了大量的蹶张弩、投石车和井栏的拆装件,另外还有十五张刚刚做好的床弩。
因为秭归城兵卒和粮草充足,刘闪此行的目的,就是将这批装备送至秭归城中。
“什么?道路不通?”刘闪不可置信地问道。
“陛下,前不久,末将把援军送到秭归城之后,陆逊很快就派兵占领了巴东和巫县。”巩志诚惶诚恐地解释道。
“吴兵占了巫县?”刘闪猛地一怔:“如今,永安城中的兵马不多,若吴军攻来……”
“陛下勿忧!”巩志自信地说道:“末将在瞿塘峡的险要隘口处,屯扎了两千兵马,吴军不敢轻易进犯永安。”
巩志本在武陵太守金旋麾下担任从事,前车骑将军张飞攻打武陵时,巩志射杀金旋后归降先皇,后被李严任命为永安都督,自此之后,他一直担任永安郡的太守。
巩志算得上一员武将,不过他极少领兵作战。眼下,刘闪也不懂排兵布阵和兵法韬略,永安城内虽然增加了五千兵卒,刘闪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打通道路,这批军械也无法送入秭归城中。
“可否效仿大将军攻占巴东之法,扎木筏顺江而下,绕过吴军占领的巫县和巴东城?”刘闪试探性地问道。
“陛下,末将认为,此举不妥!”张翼解释道:“吴军将秭归重重包围,就算我到了秭归外围的长江水域,也无法冲破重重包围进入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