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水师的来降。\2.c¢y,x~s?w-.?n¨e-t/
再加上葡萄牙海军的归附,威武军松江水师几乎没有付出多少时间和金钱的情况之下便已经恢复了元气。不,甚至是比松江水师之前的实力还要更胜一筹。要知道的之前的松江水师之中,最强战力便是科斯塔他们被招募之后的那艘战船。其他的则是一些中型战船和一些小型快船,其中还有部分是从海寇手中劫掠过来的蜈蚣船。其实力,可想而知。可现在不一样了。郑家前来归降的船队,实力并不弱,足足占据了郑家三分之一的实力。而葡萄牙舰队的实力,更是直接可以将以前松江水师的实力甩出几条街。综合这些力量以后,现如今的大明松江水师也绝对可以和郑家船队扳一扳手腕了。虽然赢的几率不大,但是郑家也绝对别想好过。所以,张名振可以说是非常的兴奋。若是在等到年底,松江造船厂的五艘堪比三级战列舰的大船下海以后,那松江水师的实力,绝对可以冲上一个新的台阶。不过就在张名振和秦长水两人兴奋地有些过头的时候,周建安算是很及时的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呵呵,你们高兴的可有些过头了,松江水师的实力,虽然说跟郑家有一拼的能力、不过可别忘了,人家在暗,咱们在明。~x!t¨x′x-s′.~c^o,m*若是偷袭,你又该如何防御?并且你们恐怕还忘了一些人了。那就是那些西番,他们,在尝到了如此甜头之后,是绝对不可能让大明的水师崛起的。恐怕,咱们今后的敌人,将不在是郑家,而是,西番!”他的话,没有丝毫的问题,张名振两人的脸色更是瞬间就冷了下来。虽然他们是看不起西番红毛鬼的,但是又不得不承认的是,西番们的战船确实是非常的好用,威力巨大。所以若是真的如周建安说的那般的话,他们今后的日子,恐怕会更加的难过。而事实,也正如周建安所料一般。在郑家被赶下海以后,这些欧罗巴的一众海上强国们就立刻察觉到了不对劲来。其实他们都很清楚,大明若是保持现状,对于他们才是最有利的存在。若是哪一方将另一方给赶下台去,一家独大之后,他们的贸易就会变得困难许多。想要从中赚到更多的银子也会变得更加困难一些。至于跟周建安联合,与大明交好,他们更是连想都没有想过。谁都看的出来,这位靖国公周建安不是一般人,若是真由他主宰之后,恐怕他们一次贸易的利润会直接降到冰点。,k-a′k.a-x`s.w^.!c+o.m,一次贸易便是暴利的时代,也将一去不复返了。这,他们是肯定不能接受的。所以思前想后,他们还是打算找到郑芝龙,打算与其合作,将大明的贸易扼杀在大明境内。只有让大明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之后,他们才可以将周建安拿捏。当得知番人们的要求之后,此时仍旧生着闷气的郑芝龙却是眼前一亮,直接应了下来。周建安这边,南来北往,折腾的厉害。但是这个时候的辽东,却安静异常。虽然宁静,但是辽东一众女真人的内心深处,却都惶恐不安。自从辽东一战,皇太极战败,洋河一战,多尔衮领军西窜之后,满清的实力也早就不如之前的了。 这几年的时间,大明一直在忙碌着南边的事,先后平定了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等人之后,大明的内乱也在走向平定。而随着孙可望所部的覆灭,也宣告着为祸大明数十载的流寇之乱彻底的平息。整个大明之内,暂时也将无任何的战事。这一幕幕,是大明君臣们期望看到的,却是满清眼中的噩梦。因为他们一直都很明白,为什么到现在他们还都好好的活着。靠的,绝对不是因为明军的仁慈又或者是满清的实力。而是人家压根就抽不出空来,也更加没有能够支持南北同时作战的能力。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内乱平定之后也就有了大量的财力和军力可以对付满清了。而他们现在经过几年的恢复,虽然已经恢复了一点元气,满清也能够再次组建起一支四五万人的军队。可这一切在大明眼前,是那么的不值一提。所以,为了商讨他们到底该如何的活下去。布木布泰以皇太后的名义将现如今满清八旗和宗室里所有大臣们全部给叫到了宫中。而他们今日的议题便是该如何让满清活下去。这个话题,在这些人的眼中有些沉重。毕竟就在不久之前,他们在和明朝的对话之中还占据着绝对的主动位置。可这才几年的时间,他们满清就被打回了原形。看来老话说的一点都不差。龙就是龙,鼠,始终是鼠。眼下,明军内乱已平,随时都有可能领军北上,剑指盛京。到了那个时候,明军的锋芒他们压根不能抵挡。国破,似乎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了。可是布木布泰很明显还想再挣扎一下。就算不为了自已,她也想为自已的儿子好好的争取一下。这个儿子····指的当然不止是福临。一番讨论下来,所有人也都一致决定,打算正式的向大明俯首称臣。去帝号,去国名。福临不再是皇帝,而是降为部落汗王。大清也不再存在,而是恢复他的本名,女真部落。他们,甚至连金的国号都不敢要了。不为其他,只因为他们确实是害怕了。并且不止是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他们甚至愿意每年进行上贡。当然了,他们手里也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他们想要表达的不过也只是一个信号而已。臣服的信号。至于明朝信不信,那就由不得他们了。满清之中的一些少壮派,其实还是有些不太愿意的。可布木布泰心意已决,再加上又代善,阿山等人的支持,这些人的意见也没有一丝作用。于是,一封国书便已经书写完毕,随时打算送往大明京师。而当前去的使者临走之际,布木布泰将其悄悄的叫到了一旁,小心翼翼的将一封用蜜蜡封好的信交给了他。嘴里更是紧张的嘱咐道。“这封信,你一定要亲自交到靖国公周建安的手里,切记,切记,另外,你告诉他,他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茁壮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