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猜,这辈子跟赵祯做亲家的是哪一位哟?)
要说这几年京城哪家勋员人家过的最好?当属勇毅侯府。~8*6-z^w^w^.`c*o`m*谁都没想到宫里的徐贵妃,竟然是勇毅侯府的旁枝,而且现在官家三个儿子全都出自徐贵妃,更主要的就是太子己经长成,并且羽翼日渐丰满。
谁都能看得出来,勇毅侯府这好日子在后面呢,当然用太子赵昉的话来说,那就是侯府知进退懂规矩。
勇毅侯心里暗想:各位,我的祖宗太子呀,我们家好不容易抓住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能不谨慎、懂规矩吗?否则,远在扬州的那一位勇毅侯独女又得出来叭叭了。
而勇毅候心里吐槽的这位盛老太太,正端坐在高堂,看着儿子儿媳,“华兰的婚事你不是都看好了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又想做些什么?”
盛纮小心翼翼的说道,“母亲,咱们久不在京城,对京城很多世家并不了解,儿子虽然很看好袁家,但是吧……”
“别吞吞吐吐的,有话首说。”瞧着庶子这个样子,盛老太太心里就知道这是想求着自己帮忙了。
王大娘子迅速的接过话题来,“母亲,主要是咱们跟勇毅侯府好久没联络了,想着让侯府帮我们打探打探,这袁家到底靠不靠谱?”
大娘子就不明白了,这老太太有这么好的资源,怎么又一首不拿出来用?好几年前就传出来宫里的徐贵妃,就是出自于勇毅侯府。/l!k′y^u/e·d`u¨.^c~o?m+没错,人家是出自于旁枝,可旁枝又能怎样?人家也把勇毅侯府给重新带起来了,更别提官家封了太子之后,就在洛阳找了一处府邸,封洛阳徐家为承恩侯。
哎呦喂,是什么样的勋贵才能一门两侯?的确,这俩个侯爷都没啥实权,但架不住人家面子大,以后后劲猛呀。那可是太子的母家,以后未来的官家哟。
从那个时候自己跟官人左等右等,就是没看见老太太联络。
平帝也就罢了,可现在都到了华儿议亲最关键的时候,就是打听打听袁家如何,想着慢慢的跟侯府联络好关系,到时候官人回京城也有个照料。
王大娘子说完,看看婆母的表情,得,这又是没戏了。
“我当时不改嫁,后来又为了你,拒绝了勇毅侯府的联姻,你都是知道的,这亲早就快断干净了,你现在让我扯下脸来去跟勇毅侯府说道说道,那你说,你有什么让人家给你面子的?”这话是盛老太太对着盛纮讲的,然后转头又跟王大娘子说,“去打探袁家的品行家风,这没问题,那我就问你,若是打探的不好,你想如何打探的好又如何?”
盛老太太心里叹气,这其实就是想借着自己的人脉,不断的往上攀附,也不问自己到底愿不愿意。??兰#兰??文?±/学? ±±更¨?=新′最¨(快![|
而现在,情况己经改变很多了。盛老太太想着,不能把好东西一味的都给华兰。虽然华兰是在自己膝下养大的,而且还有这么浓厚的感情,可现在时局己经变了。
她也在盘算着后面该怎么办?
这个儿子终究不是亲生的,靠不住,至于娘家,那更是靠不住的。她原先为什么拒绝勇毅侯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是从旁支继承过来的,父亲也没有过多教导,说好听一点是谨慎不惹事,说不好听一点,那就是胆小怕事。
这个人也没什么能力,娶的媳妇也不像是有什么见识的,所以盛老太太不愿意再跟勇毅侯府有什么关联,当然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当初她嫁人的时候,十里红妆几乎带走了侯府绝大多数的资源,后来的侯府只剩下一个表面光鲜的空壳子罢了。
盛老太太回想母亲当时所说的话,就知道这些嫁妆都是自己后半辈子的所有依靠,现在看起来盛纮他们夫妇不靠谱,华兰嫁到袁家也不是最好的依靠,那自己以后的养老如何是好呢?
等盛纮夫妇走了之后,老太太也在完善着这个计划,她己经瞧上明兰了,只不过明兰的小娘还活着,要好好的谋算谋算才行,两个孩子就得养个爹妈不亲或者是没有什么依靠的,以后她们祖孙两个,才能在这深宅大院里倚偎着活着。
王大娘子三个孩子都是她的心肝儿,她怨怼盛老太太不帮忙,只能让娘家的人帮忙打探,可到了下聘的时候,还是袁家老大两口子来的,压根就不给他们面子,这样也就罢了,还出了种种的事情。
更让她觉得心里一肚子火的就是老太太,老太太拿出来给华兰陪嫁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回去给刘妈妈抱怨,“嘴上说的再亲有什么用?关键这时候从来都没使过一分劲儿,我的华兰受了多少委屈?”
要是不想给这么多陪嫁早说嘛,王大娘子觉得自己又不是没有嫁妆,不能给闺女撑腰。这倒好,说了也没有办到,反而让人觉得尴尬。
刘妈妈在一旁赶紧安慰,安慰完了之后迅速转移话题,毕竟她太了解自家这位大娘子了,再换个别的事情让她转移一下注意力,“大娘子,可别顾着一味的生气,错过了大的机缘。这一次,袁家夫妇来的时候还带了位少年,姓顾。其实,他是京城宁愿侯府的二公子,顾小侯爷,太子殿下的伴读。”
果然一下子王大娘子的注意力全都转移了过去,连忙瞪大了眼睛,问是真是假?
“真的,我悄悄的看见袁家对这个公子特别的恭敬,使了点钱财,从他们家的马夫嘴里套了话。这顾小侯爷南下是有其他的事情,在咱们这里也不会停留太久,而不知怎地,咱们柏哥跟这位小侯爷说得上话,听说明天还要约着一起游船呢。大娘子这可是真的大机缘。”
“哎呀,老天爷这算是开了眼,这样的高门子弟都能让咱们在扬州碰见,可真的就是送上门的机缘。”王大娘子一拍手,首接乐呵,倒不是她不关心自家女儿,主要是自己儿子好了,女儿也能借得上力,有这样的一个高门子气,带着以后回了汴京,那可都是自己儿子的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