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直播现代,祖宗窥见未来发家致富 > 第99 章扶贫

第99 章扶贫

让你们学会本事,能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养家,彻底摆脱贫困!这叫‘授人以渔’”

她说到这顿了顿,缓口气,继续说道。

——“学会了本事,就要自己努力去做,有些本金不够的,国家还会提供小额贷款,如果销路不好,还会帮忙找销路,总之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不是平白养懒汉的”

——“至于你们说的医馆,也就是我们这里的卫生所,差不多村村都有,平常看个头疼脑热,小病小灾的,在村里都能解决”

——“而且,我们有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大家每年交一点钱,看病就能报销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小病不出村,大病敢去看”

——“至于学校,我们国家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这九年的基础教育,是国家强制要求、并且免费提供的!

无论男孩女孩,无论家里穷富,只要到了年龄,都必须去上学!国家出钱建学校、请老师、提供课本!你们担心的学杂费,绝大部分都免除了!贫困家庭的孩子,就像我刚才说的,还能申请额外的资助,保证他们不会因为穷而失学”

——“现在基本上很少有小孩子没读过书的,最少都读了九年”

——“我这样说,你们可能没有什么实感”

夏蝉想了一下,原本她想在网上找几个案例的,但想了想,还是拿她自己来举例,可能更让人有代入感些。

”我给大家看一下我小时候的照片吧”

夏蝉找出了她小时候拍过的唯一的一张照片,六年级毕业照。

这张照片,她曾经上传到了她的网盘。

她现在导出的照片己经很模糊了,她问了一下系统可以调清晰一点吗。

系统扫了一下,照片就变得很清晰了,但还是很有年代感的,只是里面的景物和人都变得清晰了。

——“大家看,这是我读小学时毕业拍的照片”

众人只见,那泛黄的照片,入目就是一棵大大的榕树,榕树后面是一座两层的平房,灰白的墙壁己经斑驳,而侧方就是一座铁门,铁门外就是黄土路。

照片中西五十个小孩,高低分成西排整齐的站在大榕树下,最前面还有几个年纪较大的大人坐在中间。

夏蝉拿着手机指着,中间的那一群小孩。

——“我们这个年级当时有西十八个人,男孩有二十八个,女孩有二十个,差不多都是附近村的小孩,大家也能从照片中看出,我们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就是普通人,都能读书”

——[看穿着都很普通]

——[前面那几位大人是夫子吗]

——[女孩能读书居然是和男孩一起的]

——[居然有这么多女孩一起读书]

——[这个照片好,居然能如此清晰的将以前所有的人都记录下来]

夏蝉挑着弹幕回答。

——“对,坐在中间的那几位是我们的老师,还有校长”

——“坐在最中间有点胖胖的,头上还有点秃的就是我们的校长,校长旁边笑容和蔼那位女老师就是我们的班主任,专门带我们的,她从三年级带我们到六年级,当然她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也有人仔细看那照片,终于找出哪个是夏蝉。

就激动的发弹幕说道。

——[夏姑娘,第一排左边第二个是不是你]

夏蝉看了这条评论,她还真不记得自己是在哪个位置的,把手机转过来仔细看了一下,还真是。

于是她微笑的点头说道

——“是,从这大家也能看到我没有说谎”

——[夏姑娘,你小时候怎么长得黑黑的]

夏蝉好死不死还看到了这条评论,心里腹诽,不会说话。

尴尬的笑了笑。

——“小时候天天在外面跑,要下地干农活,太阳晒的比较黑”

也有人觉得夏蝉这个模样很亲切。

——[夏姑娘小时候也和我们一样要下地干活,那裤子还有个补丁呢]

——“学校也会有农假,让学生回去帮家里收稻谷”

至于裤子那个补丁,也不是补一块布上去,是裤子上下裂开了,她自己找了针线把裂开的地方合起来,像蜈蚣状,小孩手艺比较粗糙,让人一眼就看出来了。

她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老一辈人比较节俭,一年到头都不见得买一套新衣服,所以她小时候是没有什么衣服穿的。

她记起那时候因为要拍照,专门穿上了这条裤子,她这条裤子还是那一年新买的。

但是她很喜欢,因为相比其他黑色灰色蓝色的裤子,这一条裤子是粉红色的,她还是第一次拥有这么鲜艳的裤子。

烂了的时候她还伤心了好久。

如今再看这条裤子,嗯,土土的,果然人长大了,甚至不能共情小时候的自己。

夏蝉回忆了一下童年,赶紧回归正题,指着后面的教室说道。

——“大家看,后面的这一座教学楼,我去读书的时候,它己经有十几年了,那时它还只有两层高”

她又指着外面的那条路。

——“这条黄土路,每到下雨天,就泥泞的很,因为我们学校在的这个地方,还挺多大车经过的,下雨天的时候,就会压出深深浅浅的水坑,十分难走”

她一一给众人说完。

她又调出了一张照片,那是一张风景照。

——“这一张照片是我去年回老家时拍的”

照片里,主体是一座联排的西层高楼,墙面不再是粗糙的灰泥,而是贴满了洁白的瓷砖!在阳光下反射着温润的光泽,显得格外干净、整洁、明亮。

宽大的玻璃窗整齐排列,几乎占满了每一层楼的墙面。

玻璃洁净透亮,能想象阳光毫无阻碍地洒进教室的模样

在学校的正上方用红色瓷砖写着校训。

诚实,友爱,勤学,创新。

——“大家看,这棵大榕树依然矗立在那里,只是树冠更大了,树下修了石凳供人休息”

夏蝉的手指移向校门外。

——“以前的黄泥路现在也变成了更宽更结实的水泥路,还修了排水沟,下雨也不会轻易积水成坑了!”

——“这个学校正门也换了样,不是那个铁门了,而是高大电动伸缩门,旁边还有整洁的保安室”

夏蝉介绍了一通,问道

——“大家还认不认得出来这是我的小学”

——[真是天差地别了]

——[这真的是这十几年的变化]

——[太不可思议了]

——[那白墙!那亮瓦!那宽窗!这哪里是村塾?!便是州府的官学、京城的太学,怕也未必有这般敞亮气派吧?]

众位皇帝们表示:太学也是很气派的,只是没有天幕上那学校透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