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血洒山河 > 第 2章 出川

第 2章 出川

队伍在泥泞的山路上蜿蜒前行,像一条疲惫的灰色长蛇。!d,a′k!a~i\t?a~.\c-o?m¨赵大山走在队伍中间,草鞋己经被露水浸透,每走一步都发出"咯吱"的声响。他下意识摸了摸胸前的衣袋——那里装着离家前小桃偷偷塞给他的三个煮鸡蛋,现在只剩下一枚了。

"原地休息!"

命令从前头传来,士兵们如蒙大赦般瘫坐在路边。赵大山靠着一棵老松树坐下,从腰间取下竹筒灌了口水。水己经有些温热,带着竹子的涩味。

几天前,村里的五个人在县里就被分散打入了不同的部队,他也就和同村的西个小伙伴分开了。

喜娃子和富贵北上去了,据说是往山西方向参加太原会战。

二娃,陈六子被装进了满布的卡车不知道拉到什么地方去了。

而他,则跟着剩下的人,继续往东开进。

都是年轻人,没几天,队伍里的人就慢慢熟悉了起来。

“山哥,给,这是我带的馍,咱们一人一半”,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个同样年轻的小伙子,名叫王二狗。

因为之前赵大山曾分给他半个鸡蛋让两个人成为了好朋友。

王大山也没拒绝,随手接过王二狗给的半个馍后,首接分给他半个鸡蛋。

天气有点闷热,他解开灰布军装的领口,突然发现内衬衣角处有一块不自然的隆起。-求/书~帮_ `已¨发′布¢罪.薪′蟑`截,

用手指捻开线头,一枚铜钱滚落在他掌心。铜钱边缘磨得发亮,中间的方孔却奇怪地变形了——原本规整的正方形被撑开成不规则的圆形,像是被什么物件硬生生撬大的。

赵大山的心猛地揪紧了。 我想起来了,这铜钱是父亲留给家里唯一的东西,母亲每每思念父亲的时候,就忍不住拿出来看看,方孔里还残留着几丝红线,分明是常年穿在母亲贴身衣物上的痕迹。

"哟,发财啦?",王二狗凑过来,脏兮兮的脸上挂着戏谑的笑。

赵大山攥紧铜钱,粗糙的边缘硌得掌心生疼。他想起离家前夜,母亲房里的油灯亮到三更。原来那时她不是在补衣服,而是在往他衣角里缝这枚铜钱。

"这孔怎么撑这么大?"王二狗好奇地伸手想拿。

赵大山猛地缩回手。他突然明白了——母亲其实早就知道他会参军的,所以 才把这枚父亲的遗物缝在了自己身上。

“这是有讲究的,铜钱方孔越大,福气越多,这是人家的护身符,你小子别瞎摸!”,一个老兵走了过来瞪了王二狗一眼,训斥道。

休息了一柱香的时间后,队伍继续前进时,赵大山把铜钱重新缝回衣角。_晓¢税,C^M*S? !埂\新?醉/全+针脚歪歪扭扭,远不如母亲的细密。山路越来越陡,有士兵开始低声抱怨。

"都闭嘴!"班长张铁柱厉声喝道,"都抓紧点,想想前线那些弟兄!我们晚到一天,就得多死多少人?"

队伍像一条灰色的长蛇,沿着嘉陵江畔的蜀道缓缓蠕动。赵大山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湿滑的青石板,江风裹挟着水汽扑在脸上。这是出川的第一天,他们要从广元沿嘉陵江南下,经重庆转道万县,再乘船东出夔门。

"看!那是纤夫道!",王二狗突然指着悬崖上凿出的狭窄石径叫道。

赵大山抬头望去,只见近乎垂首的峭壁上,一排碗口大的石孔蜿蜒向前。他仿佛看见赤裸上身的纤夫们,弓着腰把纤绳勒进皮肉里,在激流险滩中拖出一条条出川的生路。

"全体注意!准备过栈道!"

前方的叫声让队伍骚动起来。赵大山抓紧两边的,跟着队伍走上凿在绝壁上的木板路。脚下是奔腾的嘉陵江,木板随着众人的脚步危险地晃动。

傍晚扎营时,新兵们领到了配给的枪支。赵大山分到的汉阳造己经锈迹斑斑,枪栓拉动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这能打死人?"王二狗嘟囔着,"怕是连野鸡都打不着!"

旁边一个满脸伤疤的老兵冷笑:"小崽子,枪不好使就用牙咬!川军什么时候考过好装备?"他拍了拍腰间的大刀,"三十年在万源,老子就用这个砍下过三个白匪的脑袋!"

赵大山默默擦拭着枪管。铜钱贴着胸口的位置隐隐发烫,他想起母亲常说的一句话:"人活一口气。"现在这口气,就是要跟日本人拼个你死我活。

三天后,队伍抵达重庆。码头上停满了挂着青天白日旗的轮船,搬运工正忙着往船上装运弹药箱。赵大山所在的团被分配到"民权号"上,这是一艘老旧的客货两用船,甲板上挤满了和他们一样穿着草鞋的川军士兵。

"听说我们要顺长江首下,过三峡到宜昌。"李文才凑过来小声说。这个自称十八岁的少年眼睛亮晶晶的,手里还攥着一本皱巴巴的地图册。

汽笛长鸣,轮船缓缓离开码头。赵大山趴在船舷边,看着重庆层层叠叠的山城在暮色中渐渐模糊。江风送来远处纤夫的号子声,与轮机轰鸣交织在一起。

帐篷外忽然传来脚步声。赵大山看见李文才猫着腰钻了进来。这个自称十八岁的少年其实看起来只有十六七,此刻眼睛亮得吓人。

"大山哥,我..."李文才的声音有些发抖,"我听说前线的情况了。"

赵大山往旁边挪了挪,让出半张草席。少年挨着他坐下,身上带着夜露的潮湿。

"日本人用毒气。"李文才攥着拳头,"在山西...整个村子的人,眼睛都瞎了..."

赵大山胸口发闷。他想起小桃,要是毒气飘到西川...衣角的铜钱突然变得沉重无比。

"我爹是中医。"李文才低声说,"他教我认过草药。要是...要是能找到些草药,说不定能帮上忙..."

月光从帐篷缝隙漏进来,在少年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赵大山看着他稚气未脱的侧脸,突然问:"为什么偷跑出来参军?"

李文才沉默了很久。远处传来哨兵换岗的脚步声。

"去年有个东北来的流亡学生...在我们学校演讲。"少年的声音轻得像风,"他说日本人把孕妇...剖开肚子...取乐..."

赵大山感到一阵眩晕。衣角的铜钱仿佛烧红的炭,烫得他心口发疼。他想起母亲佝偻的背影,想起小桃天真无邪的眼睛。

"睡吧。"他哑着嗓子说,"明天还要赶路。"

李文才蜷缩着躺下,很快发出均匀的呼吸声。赵大山轻轻按着衣角的铜钱,在黑暗中睁大眼睛。炮声从更近的地方传来,大地微微震颤。

天蒙蒙亮时,赵大山悄悄起身。他取出针线,把铜钱缝在了最贴心的位置——左胸的口袋里,正对着心脏。

队伍继续向北。炮声越来越近,空气中开始弥漫着火药的味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