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三国:开局就死了诸葛亮 > 第60章 牛继马后

第60章 牛继马后

说到《玄石图》,不得不提历史上的司马懿之野心,以及他冤杀牛金的来龙去脉。

这件事情,恐怕刘闪比司马懿本人更加清楚。

公元223年,魏黄初4年,西北张掖地区的柳谷口出现了一桩奇事。当年11月,张掖地区突然下了好长时间的雨,许多地方发生了严重的泥石流现象。

当时的百姓都知道,大雨引发泥石流,这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但是,正是这件极为正常的事,引出了另一件奇怪的事。

柳谷口出现的泥石流,把柳谷附近的村庄淹没了好几个,这场泥石流死了多少人,或是受了什么损失,史料里都没有记载。但是,史料却记载了另一件事:从柳谷口的山顶上,流下许多不同的形状的石头,有的像马,有的像牛,也有的像凤凰的形状。

事后,地方官员到现场做了详细的统计:从柳谷口流下来的石头之中,有7匹石马,1头石麒麟,1头石虎,还有石牛,八卦,星图等等。

当地官员把这件异象向曹丕作了汇报,曹丕接到这份报告后,他未做多想,把这件异象认为是“国之祥瑞”,立刻以诏书的形式公之于天下。

至此,这件事情应该划上了句号。然而,部分人在泥石流中发现另一个奇异现象:在泥石流的现场,先是出现7匹石马,之后才出现石牛。

于是,此事又被一些世外高人编写在《玄石图》中,人们逐渐相信,这次异象隐藏着一个神秘的谶言:牛继马后。

后世的史学大师司马光几经考证,他也确认此事属实,于是把这件奇异的事,完整地收录到《资治通鉴》这部较为严谨的正史里。

或许是历史的巧合,后世碰巧应验了这个预言:东晋的司马睿并非皇族血脉,而是琅琊王府小吏牛金的儿子!

据《鹤林玉露》记载:司马氏欺人孤寡,而夺之位,不知魏灭未几,而晋亦灭矣。何也?元帝乃牛金之子,司马氏为牛氏所灭也。

明朝的思想家李贽,他更是直接地称东晋为“南朝晋牛氏”,而不称司马氏。后来的有识之士,也戏谑地称“司马睿”为“牛睿”。

刘闪恰好在一个历史纪录片中知道这件事,正是拥有“上帝视角”,他才真正明白“牛继马后”预示的是哪件事。当然,在这个时候,也只有刘闪知道司马懿的野心和顾虑。

泥石流发生之后,司马懿暗中遍寻高人,包括星象家管辂,得到的都是“牛氏会对司马氏的子孙不利”的预言。

因此,司马懿一直忌讳自己帐下的牛金!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司马懿千算万算,他以一杯毒酒杀死了现在的牛金,他却没料到,后世还有另外一个名叫“牛金”的人!

当然,刘闪给姜维的信中,并未提到牛金会被司马懿冤杀之事,只是告诉姜维司马懿对牛金多有忌讳。

上午,牛金跟姜维的那场大战,两人刚开始时是以命相搏,后来是惺惺相惜;几杯酒下肚后,牛金对姜维、赵广和赵统也没了抵触之心。

“建安14年,牛将军在曹仁麾下,仅以三百人大战周瑜的先锋三千兵马,将军之勇,天下皆知;可惜的是,将军此生未遇明主,有才却不能尽情施展,反而暗藏性命之忧啊!”姜维叹道。

“我追随大都督南征北战,深得大都督器重,被封为平西将军,“未遇名主”将从何谈起?又何来性命之忧?”牛金不屑地说道。

“纵观魏国诸将,将军之才虽比不上满宠和司马懿,至少高过郭淮、费曜、朱灵等人!将军之职至少应在“四征”将军之上,却仅仅屈任“平西将军”之职,岂非怀才不遇?”

姜维所说有些夸大,但以武艺来讲,牛金在当前的魏国,确实是数一数二的猛将。

听了姜维的话,牛金未作表态,只是大口大口地喝酒。

“将军有所不知,司马懿表面上器重你,实则处处提防,处处打压!请问将军:你除了与周瑜一战名震天下之外,还打过哪场大战?上过几次战场?”

牛金怔了怔,没有说话。

姜维接着说道:“魏太和五年(公元231年),牛将军奉司马懿之命,以轻骑饵诱我诸葛丞相的大军。此战将军还未交战,我诸葛丞相就退兵至祁山,这恐怕是将军打过的第二仗吧!”

牛金的脸色有些难看,姜维趁势说道:“牛将军的第三场仗,就是前几天截我粮道。然而,将军却不知,这正是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

“何以见得?”牛金疑惑地问道:“截你粮道,是我主动请兵前往,兵败乃我轻敌所致,这与都督何干?”

“将军糊涂啊!在这几年里,魏国与吴、蜀两国多有战争,你多次请兵出战都未获批准,为何这次司马懿如此爽快?当时,徐质、戴陵二将的兵马,距离你不过三里!你的五千兵马损失殆尽,他们为何不援?”

姜维说的确实是实情,牛金隐隐察觉到一丝不妙,疑惑地盯着姜维。

姜维突然拉着牛金的手,诚恳地说道:“牛将军!你既然知道《玄石图》,可知道“牛继马后”的预言?预言中的“牛”自然是你牛将军,而这个“马”正是司马懿!司马懿早就知道此事,担心你对他不利,这才处处提防!此番你主动请战,司马懿明知是陷阱而不阻拦,明显是借我之手将你除掉,将军不可不察啊!”

“若是如此,都督为何又派徐质、戴陵在三里外应援?”牛金对姜维的话并未完全相信。

“牛将军,这正是司马懿的高明之处!他的计划很明显:如果这是陷阱,他正好将你除掉;如果这不是陷阱,徐质、戴陵必会一拥而上,抢夺本该属于你的战功!将军身陷重围时,徐质和戴陵按兵不动;将军杀出围困时,他们才赶紧现身接应,难道不是这样吗?”

“这……将军……我……”

“牛将军,请勿再多疑!想必你也知道,编县以南的魏军粮草已尽,兵败只是时间问题!我为何要多此一举,将你诱至麦城?牛将军,我就实话告诉你吧:这是我家陛下的意思!”

“蜀主刘禅?这怎么可能?世人皆言阿斗胸无大志,只知玩乐,他怎会关注一个敌国小将?”

“将军有所不知!自诸葛丞相病逝之后,我家陛下如梦初醒,励精图治,施行新政,富民强军。”

姜维说着,掏出一枚新铸的铜币,指着上面的四个字继续说道:“牛将军,这枚“大汉万年”可见我皇之志!复兴大汉需要将军这样的大材辅助!陛下特别交代:如果将军愿意辅助,可封大汉“四征”将军之职!”

姜维慷慨激昂地说着,突然起身拱手说道:“虽然牛将军不图个人名利,但请将军以“大汉复兴”的大业为重!若能复兴大汉,将军之名,必将流传千古!”

赵广和赵统立刻起身,诚恳地拱手说道:“请将军相助,复我大汉山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