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三国:开局就死了诸葛亮 > 第98章 邓艾出仕

第98章 邓艾出仕

邓艾,本名邓范,字士载,他本是魏国在汝南的屯田之民,因其富有才识,被推举为“典农都尉”。

邓艾在任职期间广开河渠,兴修水利,引水灌田,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在淮河上游积蓄了三千万斛粮食,极大地充盈了魏国的军库。

司马懿被重新启用后,他听闻邓艾颇有才能,就给了个不起眼的小官,一直随身留用。

上个月,魏军在渭水南岸被姜维一路追赶,全军仓惶渡过武功水时,邓艾曾力劝司马懿不要渡河。当时,司马懿的心头既恐惧又烦乱,并未听其之言,强行渡河之后,果遭蜀军骑兵截杀,幸得郭淮及时引军来援,魏军的步卒才侥幸逃过被屠的厄运。

退回长安之后,司马懿自然想了起这个无名小将,更佩服他的谋略,便让其出任参征西军事,准其参议所有的军机要事。

刚才,司马懿慌乱之时考虑不周,阅过邓艾的手书后,这才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至此,司马懿对邓艾的沉着和谋略赞赏不已。

于是,司马懿完全依照邓艾之计而行。

“传令:立刻前往长安,令镇西将军郝凯,引三千兵马,速救潼关;令武卫将军曹训,引兵三千,速救武关;令征东将军胡遵,引兵四千,速救蓝田大营。”

“诺”

信使领命而出,司马懿继续令道:“牙门将军文钦听令!”

“末将在!”

“你引两万精兵,日夜兼程,前往子口扎寨。务必阻断蜀军退回子午道之路,更要阻止蜀军从子午道继续出兵增援。”

“诺!”

文钦领命而出后,曹叡说道:“大都督,今形势危急,我应当选择一条稳妥的路线,速速退回洛阳才是,为何……”

“陛下勿忧!”司马懿沉着地说道:“邓艾说得对:我在潼关、武关各有两千兵马驻守,易守难攻。魏延和马岱都只有三千兵马,并未携带攻城器材,绝无攻克这两座要塞的可能。所以,我大军估且按兵不动。”

“话是如此,但姜维诡计多端。”曹叡仍然不放心,疑惑地问道:“姜维理应知道潼关、武关易守难攻,他为何还要奔向潼关和武关?其中莫非有诈?”

“陛下,姜维用兵,神鬼难测。”司马懿诚心赞道:“臣并不知道姜维的粮草还能支持多久,但是,我军的粮草还能支持半月。我军要退兵,或者从哪条路线退兵,这就要看东、西两线的战况而定。所以,暂时不必着急。”

曹叡仍有疑惑,司马懿接着安慰道:“陛下,就算蜀军侥幸攻克武关和潼关,断绝我粮道和退路,我还可率大军北上,经北地、冯翊二郡,暂借匈奴人的地盘躲避。”

司马懿解释一番后,曹叡疑云顿消,终于不再催促退兵之事。

当晚,半夜。

一声巨响之后,潼关的城门下方破了一个大洞,守关的魏军还没回过神,早已隐蔽在墙边的几名蜀军迅速来到城门口,抡起大锤一顿猛砸,厚实的木门应声破裂。

城门已破,蜀军蜂涌而入,惊慌失措的魏军根本就抵挡不住,经过短暂的交战后,关内的兵卒纷纷放下兵器乞降。

魏延可没其他将领那般仁慈,就像他攻克陈仓和张掖城时一样,令兵将把降卒全部斩杀,然后,亲自到门口督促修复城门。

在这基本相同的时间,马岱也以同样的方式破坏城门,轻易地攻克了武关。

另一边,王平带兵洗劫蓝田大营后,获得大批粮饷和军械。

“不能带走的,全部烧掉!”王平大声令道。

片刻之后,蓝田大营浓烟四起,火光冲天。

此时,这支蜀军不再停留,兵分两路:魏昌、魏容领一军前往潼关,王平则领兵前往武关。

次日正午,胡遵引兵赶到蓝田大营时,熊熊的大火烧了一夜仍未熄灭;

郝凯领兵赶到潼关时,魏延已站在城头哈哈大笑;

曹训赶到武关时,见此要塞已被蜀军攻克,只得退回长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